2016春季号

文学:

 

1. 文学审美与认知:《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解释漩涡

 

作者:卢婕

 

摘要:“图形—背景”理论关注图形和背景之间的互构关系以及读者对文本的动态把握。受皮亚杰对人类图形认知思考的启发,本文以图形与背景混合、主次图形共存、背景并置三种模式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发现该理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不仅能帮助读者挖掘作品新的涵义和美感,而且还能以不同解读模式的冲突与共存制造“解释漩涡”。解构主义视阈下的“图形—背景”模式张扬自由与活力,强调多元化差异,为传统经典文学注入现代化生命力。

 

关键词:解释漩涡;图形—背景;《曼斯菲尔德庄园》

 

2. 读者的参与:意义的建构与解构—从读者反应批评角度分析《黑暗深处》

 

作者:侯大为

 

摘要:《黑暗深处》被公认为是英国作家康拉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内容深奥,意义深远。本文拟从整部作品的组织架构入手,以读者反应批评为理论依据,通过解析读者在叙述者马洛的引领下“误读”并建构起一个意义,又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推翻颠覆原有意义的过程,来解读这部可以多解的作品,分析其中一个层面的意义。

 

关键词:叙述者;阅读体验;误读;建构;解构

 

3. 时间的空间性—以《奥兰多》和《海浪》为例

 

作者:王晓利、达布希拉图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于时间的巧妙运用在她后期的作品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她最具夸张特色的长篇小说《奥兰多》中,时间被分成了主人公作为男性与变成女性的两段,覆盖了三百多年,而她的年龄却只有三十多岁,所以在这部小说中,时间是交错迷离的,像一个多维空间。另如在《海浪》中,六个主人公一天的生活代表着他们的一生。每当他们在一天中某个时刻回忆起过去的某个时刻的时候,几个人就会回到过去的那个空间畅游,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思绪又会回到他们相聚的那个房间。本文以伍尔夫的后期两部大作《奥兰多》和《海浪》为例,论证其时间的空间性特性。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时间;空间;时间的空间性

 

4. 珍妮的三种声音与赫斯顿的选择

 

作者:李慷、刘芳

摘要:本文以非裔历史学者亨利∙盖茨与女性叙事研究学者苏珊∙兰瑟对非裔女作家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1937)中女主人公珍妮叙事声音的不同评价为出发点,以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叙事学的自由间接引语理论、以及詹姆逊有关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自由间接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对珍妮的三种叙事声音(作者型声音,人物型声音和双声型声音)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盖茨以双声型声音作为珍妮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而兰瑟则更为关注珍妮在法庭自我辩护时声音的缺失。本文认为以标准英语为代表的作者型声音和以非裔土语为代表的人物型声音之间在语法、发音和书写上的巨大差异营造了白人叙事声音下的黑人故事框架,而在小说后半部分逐渐增多的双声型声音则体现出赫斯顿试图将作者型声音和人物型声音融合,并赋予非裔女主人公独特叙事声音的贡献。

 

关键词:佐拉∙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叙事声音;作者型声音;人物型声音;双声型声音

 

5. 二十世纪初俄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辩证关系

 

作者:余芳

 

摘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是承前启后的时代。一个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未来主义相继崛起,在俄国文坛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风潮。在这一风潮的影响之下传统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文学格局被打破。面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现实主义一方面积极继承十九世纪经典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从现代主义文学中吸取有用的养料,仍然还是一个强大和富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为当时最强大的两股文学思潮相互斗争,同时又吸取对方的优点,相互影响、渗透。

 

关键词:俄国文坛;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语言学:

 

6. 应用语言学国际期刊质性研究发表过程的分析与解读

 

作者:李莹莹、汪卫红、高雪松

 

摘要:质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越来越多受到关注和重视,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质性研究数量也与日渐增。但是,研究者在发表质性研究论文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质疑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质性研究特点的基础上,以质性研究者论文发表亲身经历为例,介绍研究者在开展质性研究和论文撰写中可采用的策略,以提高质性研究的严谨性,应对期刊审稿人和编辑的严格评审。

 

关键词:质性研究;应用语言学;国际发文

 

7. 嵌入位置与二语英语关系从句加工研究

 

作者:李金满

 

摘要:理论句法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领域通常认为内嵌句式更复杂,加工起来更难,而围绕英语本族语的关系从句加工实验却发现内嵌关系从句不一定更难。本研究通过自定速阅读实验,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嵌入主句不同位置的英语关系从句的实时加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英语成人本族语者不同,中国学习者阅读旁置关系从句较之内嵌关系从句更快,在从句名词位置上的反应时间差别显著,更容易加工。这一实时加工难度模式与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关系从句产出模式调查结果相吻合,暗示语言结构的产出频率与其阅读加工难度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二语加工模式与一语加工存在差异。

 

关键词:关系从句;嵌入位置;加工

 

8. 大学英语骨干教师评估观念的调查研究

 

作者:黄静、高满满、张文霞

 

摘要:本研究采用Gavin Brown(2002)设计的《教师评估观念问卷》调查了76名大学骨干教师的评估观念,并结合新西兰教师以及中国某专科院校教师的评估观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骨干教师的评估观念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一致的,他们既接受评估的终结性功能但意识到评估本身的不足,同时他们非常认同评估的形成性功用,对于形成性评估具有全面清晰的认识,积极主动地运用评估来改进学生学习和自身的教学。除此之外,可以看出中国英语教师的评估观念仍然受到中国考试文化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职前和在职教师培训以及今后的大学英语评估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评估观念;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大学英语评估改革

 

9.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研究方法—设计原则与分析手段

 

作者:郑咏滟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了2010年以来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发表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实证研究,提出四大设计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体现变异性的数据可视化手段与计算小样本、非参数数据的统计方法。最后本文提出现有实证研究的不足,提出使用该理论开展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动态性;复杂性;研究方法

 

10. 英语双宾构式的准入条件探析

 

作者:林芸

 

摘要:本文以双宾构式为切入,重点从双宾动词,双宾语两方面来考察英语双宾构式的准入条件;前者的分析将结合双宾构式和介词与格构式的差异来探讨,后者则主要指构式本身赋予的限制,而不涉及部分双宾动词对双宾语的特殊限制。又因为构式语法是作为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讨论,本质上是动态的,按惯例或实际用法考察,尊重语言例外现象;因此,我们将尝试尽可能的讨论这些例外并加以概括分析,以更全面的呈现双宾构式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关键词:双宾动词;双宾语;准入条件;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11. 中美网络新闻标题指称可及性标示对比研究

 

作者:潘宁宇

 

摘 要: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日益成为人们了解时事信息的主要媒体,而新闻标题是新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尝试用Arial的可及性理论来研究中美网络新闻标题中可及性不同等级指称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中美网络新闻标题的异同。中美网络新闻标题指称可及性标示的使用既有趋同性,也受两种语言自身特点的影响而呈现出差异性。

 

关键词:新闻标题;指称;可及性;可及性标示

 

12. 流行构式“做人不要太+N”的三维认知分析

 

作者:段天婷

 

摘要:本文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三个维度,通过构式语法、认知理据、修辞构式三个层次的探讨揭示了流行构式“做人不要太+N”的语法结构特点、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话语修辞功能,希望能更加立体全面的理解该流行构式,并为其它构式如“副词+N”构式的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维认知分析;构式语法;认知理据;修辞构式

 

13. 礼貌的定义与言语礼节

 

作者:易鑫

 

摘要:礼貌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文化中,但对礼貌的定义还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回顾了关于礼貌定义的几个主要观点,并得出了区别于前人的观点:礼貌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复杂体系,它包含潜在礼貌和现实礼貌两个方面。同时本文还从语义和形式上区分了语言礼貌和言语礼节。

 

关键词:礼貌;语言礼貌;言语礼节

 

14. 俄语中“开始”范畴的语义本质及类型

 

作者:袁琳

 

摘要:“开始”作为动作行为或事件过程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近年来俄罗斯语言学家虽从功能语法、类型学以及观念分析等视角对该语义多有研究,但对其范畴的界定却依然模糊不清,语义类型的分类也尚无定论。本文尝试通过“开始”范畴与体貌范畴关系的梳理和分析,试图打破传统上认为的该范畴隶属于体貌范畴的观点,将该范畴视作功能语法中的一个独立系统予以审视,并对该范畴在俄语中所呈现的基本语义类型做出划分。

 

关键词:功能语法;“开始”范畴;体貌范畴;时间

 

15. 基于语料库的“Поднебесная”一词的定量分析—使用情况及文化心理内涵

 

作者:祝晶

 

摘要:“Поднебесная”以其最初“天下、全世界”的含义,近年来被俄罗斯人日益频繁地用来指代中国,其中呈现出包括佩服、期待、不满、戏谑以及担忧等多种文化心理内涵。本文基于相关文献以及俄语语料库的统计与定量分析,描写“Поднебесная”的词汇意义及使用情况,探讨它在俄语语言环境中指代中国时的文化心理特征,藉此来充实“俄罗斯涉华舆情研究”成果,也充实俄汉文化词汇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促进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关键词:Поднебесная;使用情况;文化心理内涵;语料库;定量分析

 

翻译:

 

16.“信”与“雅”的调和—“语法结构偏离”在文学翻译中的意义

 

作者:丁骏

 

摘要:现代翻译理论界关于文学翻译的讨论倾向于将“忠实”与“流畅”对立起来,因此有广为人知的“异化”和“归化”翻译手法的选择之争。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外文学翻译研究领域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将主要观点分为厚“信”薄“雅”与厚“雅”薄“信”两大阵营加以阐释。文章第二部分提出“语法结构偏离”的概念,以此来描述那些既能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又能实现中文流畅的翻译手法。在对这一概念做尝试性定义之后,又讨论描述了语法结构偏离的典型路径及评判标准。最后本文将语法结构偏离与很容易混淆的过度翻译做了理论区分。后者往往出于追求译文的流畅而牺牲了对原文的语义忠实,而语法结构的偏离的目的恰恰是实现“信”与“雅”的调和。

 

关键词:文学翻译;语法结构偏离;语义忠实;译文流畅;过度翻译

 

17. 林纾早期翻译活动与晚清国族话语

 

作者:王卫平

 

摘要:本文将林纾的前期翻译活动置于时代社会、历史和文化话语场中进行考察。其早期翻译活动正处于1900年前后十年,是国家危机最深重之时,正值强国、强族等国家民族话语上演最热烈之际,也是翻译活动和文化出版活动最繁盛的时期。在此特别时期话语场的影响下,这一时期林译中的政治目的更加鲜明,话语策略也更典型,影响也更大。

 

关键词:林纾;翻译;国家;民族;话语

 

18. 浅析德诗汉译中的形式处理——以樊修章译自然与艺术为例

 

作者:徐庆

 

摘要:诗歌被公认为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文学体裁,因此其译文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异国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在我国翻译界,欧洲格律诗汉译的形式问题始终是讨论热点。围绕译诗应当“神似”还是“形似”原诗,各种理论层出不穷,自成体系。本文以翻译家樊修章对歌德十四行诗代表作《自然和艺术》的汉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译诗与原诗在形式上的异同,揭示译诗的主要形式特点和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提倡多元化的翻译批评标准。

 

关键词:十四行诗;翻译;韵式;对仗

Copyright © 2023 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

Baidu
sogou